据初步看望,海表里现有元刻本古籍的数目,以种类打算有723种,包括经部167种、史部91种、子部197种(不含释家类)、集部178种、释家类90种;以版块打算为990种,其中孤本569种;以数目打算,不少于3857部。存世元刻本的著录与接头还存在好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
传统的版块目次学接头疼爱宋元善本。清代以来,保藏宋元本较多的藏书家时时在藏书目次以外,另行编纂宋元善本书目。较迫切的有徐乾学《传是楼宋元本书目》、黄丕烈《求古居宋本书目》《百宋一廛书录》、汪士钟《艺芸书舍宋元本书目》、杨绍和《宋存书室宋元秘本书目》、瞿镛《铁琴铜剑楼藏宋元本书目》、莫友芝《宋元旧本书经眼录》、朱学勤《结一庐藏宋元本书目》、潘祖荫《滂喜斋宋元本书目》、陆心源《归安陆氏旧藏宋元本书目》、李盛铎《木犀轩藏宋元本书目》、曹元忠《笺经室所见宋元书题跋》、潘宗周《宝会堂宋元本书目》等。这些书目著录之宋元本,多则数百种,少则几十种,但大多仅限于一家所藏,著录范围不广。时于当天,这些寥落的宋元善本绝大多数为环球藏书楼所保藏,少许流散在民间。跟着宇宙古籍普查责任的开展,尤其是各级寥落古籍名录的建树,宋元本的家底越来越澄莹;跟着网罗电子数据的传播,海表里宋元本的书影和全文图像也更容易取得。因此,全面看望宋元本存藏情况,给予详备著录,并开展宏不雅接头的时机如故训练了。
张开剩余88%从2006年开动,以全面看望海表里现有元刻元东谈主别集为机会,笔者征集了大都元刻本的关系尊府。数年来,穷搜遍览海表里公藏书目,勾通实地磨真金不怕火,辅以网罗书目数据库,基本上将元刻本的存藏情况看望了了,编成《海表里现有元刻天职类目次初稿》,初步著录海表里公藏元刻本3857部。至于私东谈主所藏元刻本,由于好多尚未公开,难于统计,只可留待他日。兹将看望所得,择要先容如下。
一、存世数目
元刻本的存世数目,当今还很难作出总计精准的统计。以国内公藏来说,如果只是依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不参考连年来新编的种种馆藏善本书目,就会有好多遗漏。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浙江藏书楼藏元刻本30种,但《浙江藏书楼古籍善本书目》(浙江老师出书社2002年版)则著录39种;[1]著录北京师范大学藏书楼藏元刻本22种,而《北京师范大学藏书楼古籍善本书目》(北京藏书楼出书社2002年版)增至27种。[2]败落是某些藏书丰富的大馆,由于馆藏在接续加多,旧有的善本书目已不行全面反馈馆藏善本情况。如,中国国度藏书楼,虽有1989年书目文件出书社出书的《北京藏书楼古籍善本书目》,但近二十年来新增的善本只可通过卡片目次和电子书目数据库查询。而上海藏书楼、南京藏书楼等大馆,迄今莫得出书完竣的善本书目。红运的是,《国度寥落古籍名录》如故公布了四批,不少省市也发布了省市级寥落古籍名录,国内公藏元刻本的家底安宁变得澄莹。国际方面,经国表里学者的共同尽力,台湾、日本、好意思国的公藏已基本了了,但韩国、朝鲜、东南亚和欧洲的存藏情况还需要深远看望。
笔者对存世元刻本的看望,主如若平时查阅多样善本书目,充分应用古籍书目数据库,同期对有条目去的藏书楼进行实地磨真金不怕火。据初步看望,海表里公藏元刻本的数目,以书的种类打算,有723种,包括经部167种、史部91种、子部197种、集部178种、释家类90种;以版块品种打算,为990种(并吞部书有几种版块,其中,仅著录为“元刻本”者114种,还需要进一步证据是否为不同版块品种);以书的数目打算,不少于3857部,其中包括较完竣华文释教大藏经8部、残本8部、零本222部。对于上述统计数字,需要补充评释的是,某些大型丛书,如元刻《普宁藏》,不管整部或零种,都只算一种书。并吞种书,经不同东谈主重编、郑重或评点,内容和卷数不同,则视为不同的品种。而书的部数,暂时只不错各藏书楼的天然保藏景色为统计程序,丛书零种或单刻本的残本,只须藏书楼以孤独的索书号著录,则视为一部。这么惩办,天然导致某些书的复本部数增多,但不同的零种或残本,可能是不同期期的印本,或有不同的保藏开始,即使过程东谈主为补配,也照旧尊重其天然景色相比好。
从地舆踱步来看,裁撤华文释教大藏经超过零本,中国大陆藏元版书2316部、台湾607部、日本627部、好意思国38部、韩国19部、欧洲12部。可见在数目上,中国大陆独占鳌头,台湾与日本旗饱读相等,其他地区保藏较少。
从藏书单元来看,海表里共有266个机构藏有元刻本。其中,保藏较多的有中国国度藏书楼717部(另有大藏经零本24种)、上海藏书楼335部(另有大藏经零本50种)、北京大学藏书楼238部(另有大藏经零本12种)、南京藏书楼117部(另有大藏经零本3种),太原崇善寺有元版《普宁藏》1部4257卷;台北故宫博物院298部、台湾“中央”藏书楼262部(另有大藏经零本8种);日本静嘉堂文库159部、公晓示馆98部、宫内厅书陵部80部,东京增上寺、浅草寺、京都东福寺、南禅寺、安国寺、奈良西大寺和滋贺园城寺藏有相比完竣的《普宁藏》7部。[3]其他藏书楼的元刻本保藏数目在50部以下。为免繁琐,就不一一陈设了。
二、存藏质料
孤本的数目是评价馆藏善本色量的迫切程序。在现有986种(不含大藏经)元刻本中,孤本有569种、582部(残本卷次互补者区分算1部),在种数上占一谈版块品种的一半以上。也即是说,每两种元刻本中就有一种是孤本,这是元版书的精华部分。
当今,孤本元版书汇集保藏在77家藏书机构中。从地舆踱步看,中国大陆313部、台湾117部、日本137部、其他国度和地区15部。保藏数目名列前十的是中国国度藏书楼162部、台北故宫博物院54部、台湾“中央”藏书楼51部、日本静嘉堂文库41部、上海藏书楼36部、北京大学藏书楼33部、日本宫内厅书陵部21部、日本公晓示馆18部、日本御茶之水藏书楼13部、台湾傅斯年藏书楼12部。另外,南京藏书楼、山东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和日本天理藏书楼、尊经阁文库等五家区分保藏7部,湖南藏书楼、日本东瀛文库和石井积翠轩文库各藏5部,都门藏书楼、天一阁博物馆、华东师范大学藏书楼和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接头所圣彼得堡分所(均为残页)各藏4部,辽宁藏书楼、中国社会科学院体裁接头所和韩国粹中央接头院藏书阁等3家各藏3部,其余52家区分保藏1~2部。
日本超过他国度所藏152部元刻孤本,除宫内厅书陵部所藏已由北京大学安平秋先生主捏影印出书,公晓示馆、日本国会藏书楼所藏元刻本已一谈数字化,并在网上免费浏览和下载外,其余的在国内学界还很难平时应用。其中,日本所藏最有特色的是经部小学书、子部医书、类书和禅宗史籍四类,皆属泛泛、实用的书本,历来不受保藏家疼爱,在日本却有大都保藏,这也反馈了日本给与中国文化方面的特色。当今,文化部正在鼎力促成国际古籍善本的回顾,这些存藏于国际的孤本,不错最初纳入数字化回顾或影印出书的行列。拟另辑《国际藏元刻孤本目次》一文,以供出书界、学术界参考。
与孤本相对的是传世较多的版块,迪士尼彩乐园现有元刻本数目最为浩瀚的是元刻明修本或元明清递修本,天然惟一140种版块,数目却多达1769部,约占现有元版书总额的二分之一,内容主如若十三经、正史、类书、名家诗文集等。这些书,由于卷帙浩繁,社会需求量大,其书版屡经递修,有的致使从元代使用到清代中期,故存世的印本数目极多。如元至元六年庆元路儒学刻元明清递修本《玉海》,现有多样完竣印本或残本多达157部,为现有元刻本数目之最。又如,元大德三山郡庠刻元明递修本《通志》,存世79部;元刻明修本《资治通鉴》,现有74部;元至正元年集庆路儒学刻明修本《乐府诗集》,存51部;元天历至正间褒贤世家家塾岁寒堂刻明修本《范文正公集》,存49部。其余多则二三十部,少则几部,满坑满谷。而当今古籍善本拍卖会上所见元刻本,除佛经零本外,大多亦然元刻明修补印本的残本。存世数目如斯广博的元刻明修本致使元明清递修本,不同地区、不同藏书楼、不同书目对其等第的认定有很大不同。保藏宋元本较少的地区和藏书楼,皆以寥落古籍来对待,视若张含韵;保藏善本丰富的大馆,对某些品相不好的,则视作普通古籍来保藏,视同寻常。但手脚行业程序的《古籍定级程序》似乎莫得接洽到宋元刻本的递修与后印问题,将宋刻宋印本、元刻元印本和宋刻明修本、元刻明修本致使三朝本糊涂地归于一级甲等和乙等,这是并不科学的。败落是某些印于万历以后致使清代者,那时宋元刻版已所剩无几,纸墨又欠安,其文物价值岂肯与初印本视并吞律?因此,除上述保藏有元刻孤本的藏书楼外,各中小藏书楼所藏元刻本的举座质料并不高。
三、版块著录
天然海表里大多数元刻本都已记录在多样书目,但著录的质料和水平却狼籍不皆。大体来说,台湾、好意思国的迫切藏书楼编有善本书志,日本有种种贵重书解题目次,元刻本的版块信息已较为详备。而大陆除了能够的善本书目或图录外,荒原各大藏书楼撰写详备书志,即使著录版块,大多也糊涂地著录为“元刻本”,于读者应用极不浅易。由于不行详考具体版块,无法提供版块著录的字据,著录不准确的情况也就在所不免。笔者在编纂《海表里现有元刻天职类目次》时,最辣手的问题即是要把这些著录为“元刻本”的版块具体落实,以便手脚并吞种版块照旧不同版块惩办。这项责任极为贫乏,以个东谈主力量很难在短期内完成,有赖于藏书楼界和学术界的共同尽力。
如,《广韵》五卷,存世元刻本有33部,区分是元延祐二年(1315)圆沙书院刻本(3部)、元泰定二年(1325)圆沙书院刊本(1部)、元至顺元年(1330)敏德堂刊本(2部)、元元统三年(1335)日新书堂刊本(2部)、元至正十六年(1356)翠岩精舍刻本(1部)、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南山书院刻本(6部)、元建安余氏双桂书堂刻本(2部)、元余氏勤德堂刊本(1部)、元覆宋刊本(1部),另有14部糊涂地著录为“元刻本”,踱步在十家藏书楼,包括国度藏书楼3部、北京大学藏书楼3部、重庆藏书楼1部、重庆市北碚区藏书楼1部、湖北省藏书楼1部、台湾“中央”藏书楼1部、傅斯年藏书楼1部、日本公晓示馆1部、东瀛文库1部、足利学校遗址藏书楼1部。要思将这14部“元刻本”的具体版块落实,必须征集前述九种版块的书影,与之逐个比对,确信是上述版块中的某一种,或是新的版块品种。
而笔者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种香料植物,它就曾被誉为“黑色的软黄金”。元朝的时候朱元璋还曾用它给大臣发过工资,它就是香料之王胡椒。今天笔者就来带大家,认识并了解这种香料植
而笔者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种香料植物,它就曾被誉为“黑色的软黄金”。元朝的时候朱元璋还曾用它给大臣发过工资,它就是香料之王胡椒。今天笔者就来带大家,认识并了解这种香料植
据统计,海表里各大藏书楼书目中仅著录为“元刻本”的古籍有436种、1360部,约占存世元刻本数目的三分之一。之是以著录为“元刻本”,是因为反馈具体年代信息的牌记、序跋如故一火佚。咱们只可通过并吞种书的其他有年代可据的版蓝本规复这些信息,或者根据文件纪录来揣摸其刊刻时辰和所在。看望发现,在这些具体年代不解的书中,存有好多著录舛讹的情况。如,台湾中央接头院傅斯年藏书楼藏元刊本《马石田文集》15卷,乃清末民初南京藏书家邓邦述群碧楼旧藏,但日本学者阿部隆一《增订中国访书志》审订为明刻本。[4]中国国度藏书楼所藏元刊本正文卷首题“石田先生文集”,行款为十行十八字,操纵双边,而傅斯年藏书楼所藏题“马石田文集”,十行二十字,四周双边,当为明弘治六年重刻本。又如,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元程钜夫《雪楼集》残本,著录为元刊本,实为明洪武二十八年与耕堂刻本。据明洪武刻本《楚国文宪公雪楼程先生文集》卷末有洪武二十四年秋宜阳彭从吉跋,《雪楼集》本有45卷,至正十八年揭汯复编为30卷,元末排印,但仅刊刻前10卷,适逢元、明易代,刘氏书肆被兵燹,后20卷在四十年后才刊刻罢了。而静嘉堂文库藏残本为卷22至27,不可能是元刻本。
即使著录版块信息相比详备的书,也还有重新雠校的必要。如,日本杏雨书屋和静嘉堂文库著录元大德年间刊本《新编事文类聚笔墨大全》134卷,无用看望原书就知其著录舛讹,因为元大德十一年原刻本是208卷,元泰定元年吴氏友于堂刊本删省改编为134卷,明初时建阳书坊刊巾箱本又重加改编,仍为134卷,①故杏雨书屋和静嘉堂文库
藏本绝非元大德年间刊本。又如,台湾中央接头院傅斯年藏书楼著录有元至正刻本《谈园学古录》,但查阅原书,应当是明嘉靖刻本的后印本;该书另一部元刻本保藏在日本大仓文库,但大仓文库难得古籍已售归北京大学藏书楼,整理目次时已改动为明景泰刻本。[5]同样情况还有好多,《海表里现有元刻天职类目次》对元刻本的版块信息,将竭尽所能给予创新或补充。
版块著录是版块轻浮效果的汇集展示。天然宋元刻本的价值已为世所公认,但宋元本的轻浮、著录与接头,还存在好多薄弱规律。跟着国度古籍保护责任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宋元本得以影印出书或提供电子阅读,必将股东该范围的接头走向深远。(罗鹭)
[郑重]
①对于《新编事文类聚笔墨大全》的版块系统,可参考仝建平《〈新编事文类聚笔墨全书〉接头》,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参考文件]
[1]浙江藏书楼古籍部.浙江藏书楼古籍善本书目[M].杭州:浙江老师出书社,2002:1-719.
[2]北京师范大学藏书楼古籍部.北京师范大学藏书楼古籍善本书目[M].北京:北京藏书楼出书社,2002:2.
[3](日)梶浦晋.日本的华文大藏经保藏超过特色——以刻本大藏经为中心[J].藏外释教文件.2008(11):381-382.
[4](日)阿部隆一.增订中国访书志[M].东京:汲旧书院,1983:653-654.
[5]北京大学藏书楼.北京大学藏书楼藏“大仓文库”善本图录[M].北京:中华书局迪士尼彩乐园代理,2014:76.
发布于:广东省